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影片中的爸爸马皓文因为一次工程事故意外入狱,错过了孩子马飞的七年成长时光,等他发现时,马飞已是一个眼睛里只有抗拒与不屑的“问题少年”了。但是马皓文却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带马飞在体验自然、感受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中一步步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最终成为了令人骄傲的宇航员。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电影中的爸爸马皓文可谓是一个传统应试教育的对抗者,他为什么能将看似“无可救药”的儿子马飞培养成才?
我想,这就是立足素养的力量。马皓文先是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告诉马飞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在看到儿子黯淡的眼睛中第一次闪耀星星一样的光芒后,他开始带着马飞晚上补习功课,白天零距离接触社会和自然。他所学的知识是带着温度的知识,是体验性的、情感性的、是最大程度还原知识本身面貌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素养,真正成为成长的养料——马飞在一次绝望的洪水中努力自救、化险为夷就是最好的证明。
父母不可能都是马皓文,而孩子也不可能都成为马飞。但若希望正在成长中的少年们能成为有用之才,就该重视素养的培养。存在即合理,我们肯定当下的教育体系确实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我们还必须在肯定之中保持清醒,看到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知识本身,忽略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什么?它是一个人通过各种学习,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本身,它是一种知识的转化与内化,最后外化为一种综合的品质与能力。
核心素养该如何培养?我想《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的书名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深度学习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的“深度”不是指知识的难度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而是指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达到触及学生心灵的程度。这种“深度”是在明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给学生搭建合理的教学“脚手架”,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体验、探索人类发现与建构知识的关键环节,从而真正理解知识,引起心灵的颤动。
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缓慢的,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坚持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当荧幕上显示这句台词的时候,观众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每位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像是拉弓,而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启发孩子,帮助他们找到箭靶子,使他们的努力有的放矢。
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子女,让子女少吃一些苦头。因此,家长们往往会给子女营造优渥的环境,却忽略了对子女的陪伴,错过了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更要以自己积极的三观去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输送给他们适应社会的勇气和信念。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试卷那样提供A、B、C、D四个选项,家长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去启发子女,面对生活的问题时,通常不止有四个选项,还能有E、F、G、H……人生这份试卷,本来就应该是千姿百态,而不是千篇一律。好的教育,就是去鼓励孩子进行不断地尝试,最终找到“箭靶子”,找到自己应对生活问题的办法。
没有天生就失败的孩子,失败的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在《银河补习班》中,馨予和马皓文分别是马飞的妈妈和爸爸,他们都希望马飞能有个光明的未来,但采取的教育方式却天壤之别。馨予外表火爆而内心坚忍,她的教育观念就是尽一切努力把最好的都给马飞,不希望马飞在教育方面输给其他人。因此,马飞被送进最好的寄宿学校,一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学习,二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结果,马飞成绩不仅没有起色,反而一直垫底。马皓文的教育观念则截然相反,他陪伴让马飞去体验大自然,去发展自己的兴趣,鼓励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并带他去参观航展。最终,马飞成绩逐步提高,考进年级前十,当其他同学还在为高考发愁时,他已经被录取成为飞行员。
在成长的道路上,方向和努力谁更重要?越努力,就会越与众不同;但方向不对,努力就可能白费。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启发子女找到积极的兴趣爱好,去交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答卷。、,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都说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可是面对孩子的迟钝,有几个家长能淡定从容地说出“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听了这句话,我觉得好惭愧。其实,我也经常会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去鼓励孩子,可是,每当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总会流露出急躁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那根本不是真的。崇拜的眼神,坚定的信念,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内心。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鼓励的话不仅仅要说出来,而是要给予孩子真诚的信任,耐心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靶子,你都不知道靶子在哪儿,你每天拉弓是为了什么?”真的是这样,有多少孩子都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每天逼着孩子学这学那真的有用吗?孩子没有兴趣,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父母没有实现的理想而学习,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如果孩子高考完毕后再也不愿意去学习,那很难想像孩子的未来将会怎样。影片中主任的儿子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我是不会认输的!”爸爸在遭遇人生低谷时的呐喊,深深地震撼着我。人的一生会遇到多少挫折不能预料,当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是勇敢面对不服输,还是选择放弃,将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影片中的爸爸为孩子马飞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父母说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父母做了什么。爸爸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始终感染着马飞,最终马飞战胜了困难,成功返回了地球。
“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也会犯错!”谁不是呢?做父母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想想这十几年来对孩子的简单粗暴,心里充满了内疚。此时,只想对我的宝贝说一句“对不起,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也会犯错,对你造成的伤害,请你原谅妈妈!”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是多么重要!父母就应该是导游,把孩子们带到人世,引导孩子们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而不是强行干预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面对,那才是精彩的人生!
试卷的选项是ABCD,可是真正的人生考题,不会自动跳出这四个选项,会有EFGHT等岔路,如果孩子能想到XYZ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说得太对了!我们是要逼着孩子考得好成绩,还是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我们深思。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反思一下,也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插上梦想的翅膀,在蓝天中展翅翱翔!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永远,永远,永远都不 ……此处隐藏7551个字……知识,更需要智慧,良好的教育机智、精深的学科知识、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需要你我终身学习,共同努力!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3“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这句经典的话就出自《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看完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出狱后,他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和满满的爱给予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马飞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当马飞面临学业问题时,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却从未放弃。他向校长求情,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将马飞的学业提高,证明他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他不断鼓励儿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最终儿子在他的鼓励下步步成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父亲带着儿子在外出游,途中突遇特大洪水险情。在返途中,父子二人不慎走散,而此时突遇特大洪水泛滥。马飞执着地在原地等待父亲,不料身陷险境。而另一边父亲马皓文也在急切地寻找着儿子马飞,眼看洪水马上就要来了,救援人员正紧急地疏导大家撤离,可还没找到儿子的马皓文怎么也不愿离开。他坚信儿子马飞一定还在。此刻,马飞不停地在水中挣扎着。岸上的马皓文撕心裂肺地喊着“马飞你在哪?马飞!马飞!”几近绝望地马飞好似听到爸爸的呼喊,他微弱地答道“爸爸你在哪?快来救救我,我快不行了!”心急如焚地马皓文依然坚信儿子一定还在。他急促地朝着废墟喊道“马飞!想办法!你一定能出来!看看周围有什么利用的东西,你能行!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正当马皓文与救援人员僵持不下时,一个声音从洪流中传来。是哨声,与此同时还有一道微弱地光不停地闪现着。那是马飞,那是儿子,此刻的马皓文激动不已。只见马飞脚踩着木板,手紧紧地握着手电筒,不停地吹着口哨。马飞得救了,父子两终于平安团聚。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他不顾生命去救自己的儿子,此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马皓文那深沉的父爱。马飞在危难之际能独立思考化险为夷,也真正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育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
影片中,马皓文关于对儿子的教育的观点,也让我深受启迪。“我希望儿子学到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是的,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要了解更多的课外的知识,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父爱是什么?父爱就是黑夜中照亮我们的一束光,父爱就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地最强动力。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4有部影片说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又讲了一段父子之情,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这部电影叫《银河补习班》,主要讲的是马飞的爸爸在他儿子的床头写了三个字:“一直想!”他还告诉马飞:“人一定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像射箭没有箭靶子,射出去的箭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马飞那个时候在学校成绩垫底,但听了这些话便开始努力,终于从垫底变成了全年级65名,后来更加努力,由学渣变成了学霸,当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航天员。洗清了在他小时候他爸爸修的一座桥垮了的罪名,让他父亲为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而感到欣慰。
看到了这里,我感慨万千。
想让一个孩子变好,关键是看家长的行动,家长读书,孩子也会读书;家长好好做人,孩子也会好好做人;相反,父母不学习成天喝酒、不务正业,那么孩子也就好不起来。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啊!
再说马飞,开始,他也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后来和爸爸“逃学”感受了大自然,白天旅游、晚上补课,从爸爸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有些知识书本上还没学过呢!他就这样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大自然。
后来他作文写得很好,可是教导主任就是给他打零分,后来经过教委老师们的民主投票给分,给了他20多分,最终他留在了学校没被开除,也拥有了更大的信心!
你肯定会问那桥是怎么塌的?其实不是马飞爸爸的设计问题,而是他的一个想害他还想捞取钱财的徒弟搞的鬼,那徒弟没少偷偷改图纸,从中捞取了整整30万,所以导致桥毁了,还让马飞爸爸背上黑锅,让他七年不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只能在监狱里。
看到这儿,我早就眼泪鼻涕一大把了……
再回想影片中动人的情节,爸爸问马飞:“你知道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优秀作文书,却写不出一篇好作文吗?”儿子不知道,摇了摇头。父亲又说:“那么你喜欢穿别人的旧鞋子吗?”儿子又摇了摇头。
通过这几句话,我明白了,就算你穿上了别人的旧鞋子,但是一定会为顶脚或是宽大而不满,只有自己写的好作文才能又漂亮又合脚。
正如父亲告诉马飞:“写作文,一定要突出一个字“真”。只有真正感受过,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银河补习班》,是一部感人的励志教育电影。主人公马皓文是一个建筑工程师,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出狱后他用白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马飞面临学业问题,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儿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马皓文用他独特的教育方法证明了马飞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最终马飞成为中国的航天飞行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么每天的拉弓就毫无意义。”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马皓文带儿子逃课半个月去南海看航天展。当马飞和爸爸在山顶上看到飞机在空中盘旋飞行的那一刻,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梦想。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走散,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马飞被困。在洪水即将来临的危急时刻,马皓文不顾生命危险,站在堤坝上大喊:“儿子,动动你的脑子。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出来的!”马飞听到父亲的话,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四周,用门做浮板,木棒做桨,手电筒绑在船上。他一边划船一边吹哨从而引起官兵的注意,获得救援。我打心眼里佩服马飞,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他能迅速静下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行有效自救。
面对未知的未来,马皓文说过“永不认输”。他出狱后生活艰难,面对别人的欺凌,他从来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多年后当马飞在执行太空任务时,太空碎片击坏了通讯设备,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他们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马飞抱着他的地球仪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纸条,“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他决定实施他之前设想的自救方法。他穿好宇航服,出舱。可是最后一刻失重撞击后昏迷。最后一刻,爸爸的声音回响在他的耳边“动动你的脑子,你可以的。”在只有四分钟氧气的情况下,他出色地完成出舱到修理完归舱的任务。我们要学习马飞这种“永远不认输”的精神,失败并不可怕,人生很长,失败是正常的,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认输。多思考,一直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一直想,一直想,我们就可以做世界上所有的事。只要拥有梦想,每天的努力就有方向,每天的努力就有动力。




